首页 互联网 产经 创投 区块链 金融 生活 家电 汽车 电商 科技 商业 游戏
首页 科技 正文

广西“法援先锋”:用科技点亮乡村法治之路

2025-04-16 18:14   来源: 中国财经网    浏览次数:2571

 近年来,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,广西乡村普法工作面临新挑战。广西民族大学“法援先锋”团队积极响应号召,由专家与学生组成的团队,成员涵盖法学、行政管理、计算机科学技术等多个专业,为项目发展提供有力保障。团队扎根基层,针对村民法律意识薄弱、法律服务资源不足等问题,创新探索“线上+线下+技术”相结合的普法模式,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法治建设注入新动力。

 团队成员足迹遍布南宁、河池、桂林等地,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发现,广西基层法律工作者数量有限,大多数群众对电信诈骗防范知识匮乏。为此,团队创新构建“三下沉”服务模式:第一,站点下沉。在南宁市西乡塘区、河池市宜州区等地设立5个法律服务站点,派驻法学专业学生驻点值班,提供免费法律咨询。第二,知识下沉。针对少数民族群众特点,设计制作《民法典漫画读本》《防诈顺口溜》等普法连环画手册,用壮语、瑶语双语标注,累计发放超一千册。第三,服务下沉。组建“双语普法小分队”,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巡回宣讲,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化解矛盾纠纷。截至目前,线下服务网络已覆盖12个乡镇。

1744798510531909.png 

 同时,针对传统普法覆盖面窄、互动性弱的短板,团队建立线上普法平台——“空中课堂”。推出20门核心课程,涵盖《宪法》《民法典》《反电信诈骗法》等内容,采用“案例教学+情景模拟”模式,有效帮助乡镇地区群众解决法律问题。截至目前,相关产品已覆盖广西多个市县,累计服务群众超过5万人次。

1744798532393163.png 

 作为项目的核心创新引擎,“小伊普法机器人”研发已取得阶段性成果。目前已攻克多语言法律知识库构建、方言语义理解、智能文书生成三大技术壁垒,集成壮语、瑶语、桂柳话等7种方言识别系统,为乡村居民提供全天候、个性化的法律服务。未来将完成原型机测试,实现法律咨询、文书生成、案例检索等基础功能,计划2025年6月完成跨境语言支持模块开发。团队目前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,软件著作权3项,为智能普法机器人的研发和运用奠定技术基础。

1744798555538187.png 

 目前,“法援先锋”模式已在广西12个地市推广,团队与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的“专家团队”合作,整合优秀律师资源,实现法律服务质量提升。该项目荣获2025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法学院院赛三等奖。

 “法援先锋”团队创新公益创业模式,形成“公益服务—经济收益—反哺公益”的良性循环。以数字化普法和公益创业的双轮驱动,为乡村法治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,也为其他地区的法治宣传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。


责任编辑:阿林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中国财经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